本文导读: 玫瑰白粉病,初发病时,叶片背面出现白色粉状霉层,叶正面逐渐变成淡黄色斑,以后叶片皱缩、扭曲。如何防治玫瑰白粉病?冬季结合修剪,剪除病枝、病芽;合理施肥,氮肥不宜过多。
玫瑰发生白粉病时,有哪些表现症状?
初发病时,叶片背面出现白色粉状霉层,叶正面逐渐变成淡黄色斑,以后叶片皱缩、扭曲。严重发病时叶片正面也长出白粉。叶柄和嫩梢上病部稍膨大、弯曲。花蕾受害后变为畸形,病部产生白色粉状霉层。后期病部霉层中产生小黑点(有些地区不产生),为病菌闭囊壳。病叶枯黄脱落,病重者不能开花。
玫瑰白粉病的病原及发生规律是什么?
病原菌有性世代为单丝壳属Sphaerotheca pannsa (Wallr.)Lev.真菌。病原菌在芽中越冬,翌年,病菌借助风力等方式传播。露地栽培玫瑰以春季5~6月和秋季9~10月发生较多,温室栽培可周年发生。当室温为2~5℃以上时,便可发生白粉病;夜间温度较低(15~16℃)、湿度较高(90%~99%)、白天气温高(23~27℃)、湿度较低(40%~70%)有利于发病。品种间抗病性也有差异,小叶、无毛的蔓生多花品种较抗病;芳香族的多数品种,尤其是红色品种均易感病。
如何防治玫瑰白粉病?
(1)冬季结合修剪,剪除病枝、病芽。早期发现病叶应及时摘除。
(2)合理施肥,氮肥不宜过多,适当增施磷、钾肥。适度浇水,避免过湿过旱。
(3)早春植株发芽前,喷洒1:1:140波尔多液进行预防,或施用77%可杀得600倍液。
(4)发病后可喷施15%粉锈宁800倍液,或70%甲基托布津800倍液,或62.25%仙生600倍液,也可试喷洒0.02%~0.03%高锰酸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