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导读: 病菌侵染的鸢尾,开始叶片出现褪绿小斑,不久发展成淡黄色或锈黄色的圆形或椭圆形状小斑,即夏孢子堆。如何防治鸢尾锈病?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区种植,在低湿的地区要开沟、排水。
如何识别鸢尾锈病?
病菌侵染的鸢尾,开始叶片出现褪绿小斑,不久发展成淡黄色或锈黄色的圆形或椭圆形状小斑,即夏孢子堆,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末状物,即夏孢子。秋季病部开始出现黑褐色、绒毛状冬孢子堆,破裂后散出黑褐色粉状物,即冬孢子。被侵染的叶片,一般提早枯黄,严重的植株提早衰退死亡。
鸢尾锈病的病原菌有哪些特性?
锈病是一种真菌病害,是由鸢尾柄锈菌所致。这种锈菌为转主寄生菌,缬草和荨麻属植物为其转主寄主。我国南京地区,每年于4月上旬开始发病,5月下旬病害普遍发生,7~8月份由于气温升高,病势减缓。种植圃长年连作,或施氮肥过多、排水不良、栽植过密等会使发病严重。不同品种的鸢尾抗病力弱;矮花紫鸢尾、刚毛鸢尾等品种抗病力较强。
如何防治鸢尾锈病?
(1)加强栽培管理清除鸢尾种植地附近的转主寄主,发现病叶立即摘除深埋,严重发病区应实行轮作,不宜多施氮肥。应适当施用磷、钾肥,以增强抗病力。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区种植,在低湿的地区要开沟、排水,种植不能过密,通风要良好。
(2)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25%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~2000倍液,或用20%萎锈灵乳油400~600倍液,每隔10~15天喷雾1次,也可用80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~700倍液喷洒病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