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导读: 自古文人墨客就喜欢咏梅、画梅。在北风凛冽、众芳摇落的时节,那枝枝凌霜傲雪的梅花却正朵朵绽放,给人们送来盎然春意,送来吉祥如意。
众芳摇落独暄妍,占尽风情向小园。
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
霜禽欲下先偷眼,粉蝶如知合断魂。
幸有微吟可相狎,不须檀板共金樽。
这是北宋诗人林逋所写的《山园小梅》诗二首中的第二首,极写了梅花的姿态和梅花的清幽。特别是诗中的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”一句,更是成为写梅的千古名句,后世文人墨客无不赞叹。
林逋世称和靖先生。他生性奇俊,超凡脱俗,终生不愿做官,亦未婚配,隐居在杭州西湖孤山,过着以梅为妻、养鹤为子的清闲优雅的生活(人称“梅妻鹤子”),受到古代士人的追慕。
林和靖喜梅、爱梅、植梅、咏梅,最得梅之神韵,可以说他已和梅花融为一体,所以,他一生有很多咏梅佳句传世。因此,林逋也被世人推举为梅花男神。
梅花属蔷薇科落叶小乔木,是中国特有的名花,原产我国,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。早在周代,就有了关于梅的记载。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《诗经·国风·摽有梅》中就记有当时男女青年追求爱情的风俗。诗中写:“摞有梅,其实七兮!求我庶士,迨其吉兮!”这句诗是说,树上的梅子纷纷落下,还剩下十分之七;追求我的小伙子啊,不要错过这良辰吉时!这是一位年轻女子借梅子的成熟期短暂,来告诫追求她的男子要珍惜大好青春时光,抒发了她对爱情的渴望。
最初植梅花不为观赏,仅为采果作调味品。孔子修订的《书经》中日:“若作和羹,尔唯盐梅。”当时梅和食盐同等重要,常作礼品馈赠亲友。汉朝初年,已把梅作调味品,又作为观赏花卉来栽培。南北朝时,南京就已广植梅作观赏用,唐代杭州西湖孤山的梅花已驰名。宋代是我国植梅最繁盛时期,诗人范成大不仅爱梅、种梅、咏梅,写有大量咏梅诗篇,还写了一部《梅谱》,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梅花专著。当时《梅谱》仅记载有9个品种,后来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辛苦培育,现已发展到200多个品种。
赏梅也有技巧和标准,重在“三美”“四贵”。“三美”为:以曲为美,直则无姿;以欹为美,正则无景;以疏为美,密则无态。“四贵”为:贵稀不贵密,贵老不贵嫩,贵瘦不贵肥,贵含不贵开。在梅花的盆景制作上则多取古、奇、枯,注重的是“横斜疏瘦与老杖怪奇”,以求得诗情画意的境界。
梅生命力极强,寿命特长,现存有千年古梅,如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大殿左有一株隋梅,已有近1500年历史;云南昆明黑龙潭公园有一株唐梅;杭州超山有一株800多年的宋梅;云南昆明曹溪寺内有一株元梅。这些梅树虽已寿长千岁,仍苍劲挺拔,生机盎然,年年迎霜斗雪开放。
花即人,人即花。由于梅花的傲霜斗雪、不畏严寒的特性正象征了人的崇高坚贞品格,所以很得历代名人贤士、文人墨客 的崇尚和咏赞。
宋代为我国植梅的鼎盛时期,此时的咏梅诗词最多,苏轼、王安石、欧阳修、秦观、陆游、范成大等诗坛名家,都有咏梅诗词流传后世,仅陆游一人就写有160多首咏梅诗词。
陆游一生十分喜爱梅花,因为梅花在他眼里性格刚毅坚强、不惧冰雪严霜,所以,他赞美梅花是“花中气节最高坚”。
陆游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。乾道二年(1166年),陆游由于反对宋王朝的妥协投降,积极主张抗金,那些主张投降的官员都对他造谣污蔑,给他加上“不拘礼法”、“宴饮颓放”等一些莫须有的罪名,使陆游遭到罢免,仅能领取一点薪俸。
在一个冬天的黄昏,天色灰暗,细雨迷蒙,雨中还夹着小雪粒,十分寒冷。陆游来到一座已破旧失修的驿站旁边,忽然发现驿站外面的断桥边正盛开着一株孤独的梅花,却没有一个人来欣赏它,显得格外凄凉、冷清。然而这株梅花傲雪迎风,依然独自吐着芬芳,散发出一阵阵幽香。陆游看着这雪中孤零零的梅花,心潮翻滚,久久不能平静。他想这株梅花不正像我一样吗?此情此景,不也正和自己的遭遇和心境相映吗?陆游转身走回自己的住处,在淡淡的灯光下提笔写下《卜算子》词一首:
驿外断桥边,寂寞开无主。已是黄昏独自愁,更著风和 雨。 无意苦争春,一任群芳妒。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。
词写好后,陆游拿起词稿,反复地吟咏着。窗外,风雪依旧;屋内,灯影孤零。陆游越读越感到孤独、悲凉和激愤,想到国破山河碎,自己却“报国欲死无战场”(《陇头水》)。但是无奈和哀怨也难浇熄陆游的爱国激情,他仍然抱着“壮心未与年俱老,死去犹能作鬼雄”(《书愤》)的报国壮志,要与梅花一样,“无意苦争春,一任群芳妒”。即使是“零落成泥碾作尘”,也依然要“香如故”,永吐芬芳。
元代画家、诗人王冕也非常喜爱梅花。他出身农家,幼年贫困,自力苦学,遂有成就。因屡试不中,晚年隐居于会稽(今浙江绍兴),因其爱梅、植梅、咏梅、画梅,自号为“梅花屋主”。他曾画有一幅《墨梅》图,并在图上题诗一首:
我家洗砚池头树,朵朵花开淡墨痕。
不要人夸颜色好,只留清气满乾坤。
该诗极通俗明白,不仅画出和写出墨梅的素雅天姿,而且寄寓了诗人沽身自好的操守,可以说是诗人画家的自我写照。
梅花又称中国花,古人认为梅有“四德”:“初生为元,开花如亨,结子为利,成熟为贞。”所以中国人酷爱梅花,爱她超凡脱俗的风格,爱她清雅宜人的幽香,爱她俏丽动人的身姿,更爱她不畏风雪、坚贞高洁的品格。
梅花的崇高品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。民间还把她作为吉祥物,受到人们的宠爱和敬奉。人们多喜把梅、松、竹称为“岁寒三友”,把梅、兰、竹、菊并称为“花中四君子”。辛亥革命后还把梅花定为民国的国花,以她的五枚花瓣来象征中国的汉、满、蒙、回、藏五大民族的永远团结。古人还把梅花的五瓣说成是快乐、幸福、长寿、顺利、和平的五福象征,可见,人们早已赋予梅花以深刻寓意和文化内涵。
梅花在众芳摇落时独占春芳,民间还把梅花作为喜庆、吉祥的象征。所以人们在婚庆大喜的日子,喜用竹梅和两只喜鹊的“竹梅双喜”图,以竹喻夫,梅喻妻,用来祝贺新婚之喜。还有在梅树梢上画一只喜鹊在鸣唱,为“喜上眉梢”图或“喜报早春”图、“喜报春先”图,把梅花和喜事联系在一起。
古人还常把梅花比做美女。据《龙城录》载:隋代赵师雄在罗浮山下,遇到一位淡妆素服的美女,言极清丽,芳气袭人,遂与共饮。赵师雄酒醉而眠,晨起一看,正在一株大梅树下,于是赵师雄方悟所遇美人为梅花神。
梅花姿态清逸,芳香宜人,古代美女佳人常以梅花为饰物,称为“梅花妆”。《金陵志》载:“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,梅花落于额上,拂之不去,号梅花妆,宫人皆效之。”
唐玄宗的宠妃江采蘋,喜梅爱梅,植梅成林,以梅为饰,筑亭赏梅,被称为“梅妃”,她自以为是梅花的化身。因此,梅花后来又成为美女佳人的代称。梅妃也成为梅花神。
因梅花的吉祥寓意,古人把梅花看做友情、友谊的象征。南朝宋陆凯:有一年早春,在荆州为官时,见寒梅早开,忽觉春回大地,便触景生情,想;起在长安写《后汉书》的好友范晔,就折了一枝梅花,托邮驿传赠范哗,并附诗一首云:
折梅逢驿使,寄与陇头人。
江南无所有,聊赠一枝春。
自此,梅花又成为传达友情的桥梁,也成为诗人高雅交往的方式。
相传广东大庾岭上多梅花,有友至此,便折梅相赠,已成为一种风俗。南朝民歌也有“忆梅下西州,折梅寄江北”。那时男女相别,女子多折梅相寄,表达对情人的思念,更加深了梅花深情吉祥的内涵。
在北风凛冽、众芳摇落的时节,那枝枝凌霜傲雪的梅花却正朵朵绽放,给人们送来盎然春意,送来吉祥如意,难怪人们喜梅、爱梅、种梅、咏梅、画梅。